颗粒归仓!沁县10万亩高粱进入收购期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秋来五谷丰,高粱别样红。在晋汾高粱的收购基地,来自各乡镇的种植户开着卡车、三轮车全来运送高粱。过秤、卸货、再由传送带将一颗颗红彤彤的高粱传送到仓库。
“今年是个丰收年,我今年种了22亩高粱,每亩产量在1000斤以上。”来自沁州黄镇杨家庄村的种植户董建国将种植的高粱一车车送进晋汾高粱的仓库。
图为:收购的高粱堆成小山
“为保证广大种植户的利益,我们公司确定保护价兜底。今年市场上的高粱在1.3元左右,我们公司与种植户签订的合同是1.5元一斤。今年我们在全县10个乡镇发展了10万亩的高粱种植,带领全县6000余户种植户每亩增收400元左右。”晋汾高粱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少庭告诉记者。 蚌埠资讯网
沁县自然生态良好,没有任何污染和污染源,是优质农作物生长的黄金地带,为发展优质农业创造了天造地设的自然条件。近年以来,晋汾高粱持续加强与汾酒集团的对接合作,围绕打造绿色生态循环产业链,不断巩固扩大有机高粱种植基地规模,在为汾酒集团提供最充足、最绿色的优质粮源同时,进一步叫响“沁州红”这一高端原粮品牌。目前,已经形成以“为绿色高粱基地提供有机肥料”为出发点,以“生产高品质汾酒牛肉”为落脚点,以“绿色、有机、高效、循环”为理念,以“构建酿酒生产全产业链”为目标,“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生态循环产业链。
作为汾酒集团在全国的四大原粮基地之一,晋汾高粱与汾酒集团建立起稳固的原料供应关系,形成了稳定的“公司+经纪人+种植户”的经营模式,构建起了“由高粱酿酒到酒糟养牛,牛粪加工为生物有机肥还田,到种植产出‘两品一标’高粱”的生态循环产业体系。建立“原粮公司+晋汾高粱公司+合作社+种植基地+种植农户”的经营体制,坚持“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实施统一品种、统一投入品、统一栽培技术、统一指导服务、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购“六统一”标准化种植管理。与此同时,晋汾高粱还以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为目标,实行农企联结,走上了以汾酒生态循环产业带动种植户增产创收的致富路。 吉林资讯网
经过十七年的持续发展,晋汾高粱无论是从种子品种、种植技术、还是高粱品质、高粱价格,都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低到高的过程。目前,高粱产业在沁县呈现出了种子品种质量稳定、肥料品种稳定、种植技术稳定、高粱品质稳定、连年丰收产量稳定的良好局面。获得了汾酒集团和种户对高粱产业的高度认可。如今,“沁州红”高粱声誉日隆,已成为沁县继“沁州黄”小米之后,又一叫响三晋的拳头品牌。由于产于沁县的高粱具有淀粉含量高、单宁含量适中、出酒率高、耐蒸煮、口感好等特点,备受市场青睐。
当前,沁县高粱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之多,有机高粱2万亩,遍布全县11个乡镇200个行政村6000余农户,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探索出了一条企地结合优势相得益彰、合力实现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王艳、刘敏、苏柯力、秦超、郝利华) 国际资讯网
原标题:沁县秋粮抓紧扫尾收获 高粱收购工作陆续展开
本文链接:http://www.windstoked.com/361691.html 长治区县新闻网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推荐文章
- 沁县河止村复种200亩青梗菜喜迎丰收
- 武乡县桥南村夯实乡村振兴“耕”基
- 全省唯一!壶关县典型经验拟入选“国家级”名单
- 黎城李庄村“腾笼换鸟”盘资源“引凤归巢”促振兴
- 平顺县韩家村“种养结合”打造“生态循环农业”
- 屯留小南村: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绘就文旅新风景
- 张俊杰到部分重点民生工程一线现场办公
- 襄垣县双“保险”共筑森林“防火墙”
- 保护生态环境!襄垣县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 聚焦襄垣仙堂山!140余名“专业拍客”邂逅红叶盛宴